海南专升本文学史复习资料2(海南专升本中国文学史真题)

奥赛资料库:

海南专升本文学史复习资料2(海南专升本中国文学史真题)

1、五四新文化运动:陈独秀主编的《新青年》,1915年在上海创刊,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《新青年》,由上海移址北京,并兴起了 “民主”与“科学”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,《新青年》大力介 绍自由平等学说、个性解放思想,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,也给文学以精神核心。

(1)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,其内容为反对文言,提倡白话,反对旧文学,提倡新文学林译小说: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代表作有《黑奴吁天录》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风靡一时,并深深地影响了 民初及以后的言情小说

2、梁启超在1922年写的《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》中指出“近五十年来,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。 首先,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,其次,从制度上感觉不足,最后,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”

3、南社:1909年成立的南社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在的诗歌社团,以反清为主要特色,主要人物有高旭、马 君武

4、胡适1916年在欧美诗坛上的意象主义运动启发下的第一篇文学理论文章《文学改良刍议》,提出文学 改良的“八事”又叫“八不主义”,其内容为:须言之有物,不摹仿古人,须讲求文法,不做无病之呻吟, 不用典,不讲对仗,不避俗字俗句。

5、第二篇理论主张,陈独秀的《文学革命论》明确提出“三大主义”,对整个旧文学中宣战其内容:推倒 贵族文学,建设国民文学;推倒古典文学,建设写实文学;推倒山林文学,建设社会文学。1)理论主张 胡、陈的“文学革命”的主张得到了刘半农、钱玄同等人的响应,刘发表《我之文学改良观》其内容:提 出改革韵文、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。钱玄同在致《新青年》的信中,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 拜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,并激烈地指斥旧文学为“选学妖孽,桐城谬种”后又发表“双簧信”钱玄 同化名王敬轩,仿照旧文人的口吻,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,写成一封致《新表年》 的信。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。

6、《新潮》: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了《新潮》月刊,一起倡导白话文

7、20年周作人的文艺主张:《人的文学》其内容提倡从人性,即1)从人性、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 学的内容,提倡新文学要从“肉”与“灵”的统一中去表现“人”,用人人道主义为本,对于人生的诸问 题加以研究的文学2)在另一篇文章《平民文学》中进而提出“为人生的文学” 口号,又提出“以真为主, 美即在其中”的创作原则。

文学理论主张:周作人于1918年12月发表了《人的文学》提出了人道主义,个性主义为相的“人的文学” 的主张,他说“用人道主义为本,对于人生问题,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,便谓之人的文学“其二,他在《人 的文学》一文中着力介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怎样“发现了人”人道主义怎样主张“肉灵一致”的人生,他 这种关于“人”的论述,来自相方人道主义思想,其直接来源,则是当时日本文坛上兴起的“白桦派”人 道主义文学理论。周作人散文特色:取材广泛、平淡自然、简素幽默

8、李大钊发表《什么是新文学》提出社会写实文学

9、“五四”胜利的标志:1919年下半年起,全国白话文报刊达400种之多,到1920年,北洋政府教育部 终于承认白话为“国语”,通令国民学校釆用。白话运动取得胜利。

10、五四文学意义: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现代化的新时代

原创文章,作者:66218535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ixunmao.com.cn/baike/5532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