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很多人会将“上善若水”这四个字挂在自己客厅或者书房之中,当然他们是否真的理解,我并不清楚。至于“上善若水”什么意思,该怎么理解,你可以看《上善若水是目标吗?有多少人误读这句话?好人没好报原因在哪里?》。这里就不展开了。

昨天有一个网友在我写的《知常容从3个层面1个关键词解读《道德经》中"知常容"的具体含义》留下这么一句话:现代人还是与时俱进最明智,不要还活在历史里,现实是实实在在的。

他的意思很明确,显然认为《道德经》这样的东西没有用,不现实,这些都应该归在历史之中。

真的没有用吗?

这就是今天写作的动机,知常容估计这样的想法肯定有一定的代表性。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横行,所有国人亿众同心,共同对抗这个恶魔,相信天佑中华,肯定能制服。本来应该要去上学的学生也只能留在家中。

但停课不能停学,各级教育部门纷纷提供各种网络学习内容,教师也是忙着上窜下跳,做课件,备课,写计划,特别一些老教师还要学习怎么开设“空中课堂”,使用直播,怎么与学生互动开展有效的网络教学。

我今天看到一则消息,有一个老教师说我只会用“老人机”怎么办?

家长也忙成一团,一会要监督学生这样做,一会又担心学生的视力,同时要接收各科教师的任务和各种询问的回复。

家长成了学生的助教。

有没有效果。

肯定有,做比不做好,至于效果好不好,这个现在无从评价,只有等这一次活动结束之后才有一个总体的评估。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这个时候很多商业机构也纷纷宣布在线课堂内容免费。

有些人说他们有良心,也有人表示看不懂了,这些本来可以赚钱的现在变免费,不是变成赔钱了,做亏本生意了吗?

你换个角度想一想,你要用这些东西,是不是需要去注册?

你一注册是不是等于成为他们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或者是粉丝,最起码你肯定是知晓这样东西存在了。

你为什么会去关注呢?

因为: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

你去关注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好处而没有任何损失,而且还可能解决你的困难。

所以你去看任何广告,你会发现所有的广告只有一句话:这个东西很有用

这是“上善若水”在生活中应用的第一步,让别人知晓

有些人经常抱怨,我这些东西这么好,为什么别人就不用呢?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这句话有两个问题:

第一:你认为好,这是你的认为,不是别人认为。你认为是有用是没用的,别人认为有用才可以。

第二:你认为好,未必别人就知道。别人不知道,所谓的好坏自然不存在了。

水为什么知名度这么高?

因为万物都需要。

哪一天给你断水三天,你估计就跳起来了。断水七天你可能生命都要受到威胁。

所以水万物都知晓。

第二步自然就是万物都离不开了。

当这些商家将这些东西免费共享之时,是否就代表你就可以成为其忠实的客户?

当然不是了,如果你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并不符合你的需要,你还有更好的选择,你自然就会选择其他,而放弃这一个。

当别人都知晓之时,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让别人觉得你对他特别有利,他是离不开你,如同离不开水一样。

有人经常在说到底无私好还是自私好,在这里已经很明显了。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所以肯定千方百计地讨好他们,方便他们,适应他们,而不是他们适应你。最高明的商家就是烧钱让你形成这个习惯,你一旦形成那就离不开了,除非有替代品。

但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有些人会将《道德经》读成法家了。

为什么?

他们觉得这样东西很好,你们必须就要用。

怎么保证必须要用,要么只有一种选择形成垄断,要么通过各种强制手段保证实施,

比如商鞅变法,他改革了秦国公室垄断秦国官僚层的局面,制定了军功爵制。

“有军功者,各以率受上爵”。

“宗室非有军功论,不得为属籍”。

老百姓不适应,公室不愿意。

所以商鞅一方面要呈现他制定的法是对老百姓有利的。

恐民之不信,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,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。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

其次,他要拿太子开刀。

将法太子。太子,君嗣也,不可施刑,刑其傅公子虔,黥其师公孙贾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
一手硬,一手软,就算这样,当时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好,所以商鞅做了第三步。

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,卫鞅曰“此皆乱化之民也”,尽迁之於边城。其後民莫敢议令。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
三步做完,经过十年终于有效果。

行之十年,秦民大说,道不拾遗,山无盗贼,家给人足——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

商鞅这个好,但大家不觉得好,所以他通过三步让大家接受这个好,最后的确是有利大家。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所以当你心生:我这个这么好,大家为什么都不用时,你心中必会生怨恨,但你又没有任何办法,因为你没有像商鞅一样拥有整个秦国的力量给他背书。

回过头去看“上善若水”,水利万物。水有没有强迫万物必须接受呢?

没有,他们愿意接受也可以,不愿意接受也可以。

这就是道家与法家的区别。

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商人的举动,他们提供了“利”,或者说是“让利”,他们付出了,是不是一定有回报?

那不一定的,你认为好,用的人未必就觉得好,免费的东西大家未必都会重视,所以不是以你的好为标准,而是以用的人为标准

你不可能说我前期投入很多,我付出了一生的精力,你免费享受了很多,你就必须留下,这就是强买强卖了,这也是大家痛恨垄断的原因。

在人际交往中也一样,我作出了这么大的牺牲,为什么最后我还是一无所有,还更惨。

万理是相通的。

这样“上善若水”只剩下一条路:那就是怎么去研究对用的人有好处,而且好处越来越多才好。

这就是“无私”。

非以其无私邪!故能成其私。

道德经第七章这段话你应该读懂了吧。你必须无我,一切以他们为标准,只有这样可以他们真的觉得好,你肯定就能得到回报。得不到就证明你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不够好。

任何商家一开始将追求利润排在第一位,任何人一开始将好报排在第一位,他获得失望的几率几乎是百分百的。

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“水利万物而不争”。

利润,好报就是一种争。

这里就又引发一个问题,那就是你的能力的问题。

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?(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)

虽然你知道了“上善若水”的含义,但是你的能力肯定也有极限的,不可能无限到像水一样利万物。

所以你必须确立二个观点:

1、你利的范围要确定。

2、你必须要时刻保持努力状态。

你不努力怎么能做到继续有利他们呢?

当有人说《道德经》是消极的,无用的,你就拿“上善若水”四个字回敬他,当有人说自私好,无私不好,你同样可以拿“上善若水”回敬他。

这是第54讲,本来写成微头条,结果一不小心写了二千四百字,所以直接以文章的形式发表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66218535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ixunmao.com.cn/baike/5389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