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岁的康熙得以继位,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吗?(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)

作者:金满楼

清朝史上,顺治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出家,一直是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
排除野史的各种推测,顺治应该是出天花而死。事实上,来自关外的满人对天花极其畏惧,清朝皇族中因天花而死的也不至顺治一个,包括多铎、同治等,都是得天花而死。

由于顺治因天花而骤然驾崩,皇宫上下一片惊慌。据说,顺治临终前和孝庄太后商议后,遗命皇三子玄烨继承帝位,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,玄烨之前已经出过天花。

以此而言,天花在终结了顺治生命的同时,也在无意中帮了玄烨一把,并将他推上了皇帝的宝座。

岁的康熙得以继位,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吗?(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)"

居然没麻子,差评

关于这事,时在宫中并被顺治尊为“玛法”的传教士汤若望在回忆录中提供了一个更加详细的版本:

顺治曾打算一位从兄弟中选一个继承人,但其提议遭到孝庄太后和亲王们的反对。最终,在汤若望的建议下,顺治舍弃了年龄更长的皇子福全而选中玄烨,原因是:

“这位年龄更幼的皇子在髫龄时已经出过天花,不会再次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。”

(按,“玛法”是满语“爷爷”的意思,因孝庄太后尊汤若望为“义父”,所以顺治也尊其为“玛法”。)

据推测,顺治当时可能打算立堂兄弟、安亲王岳乐为继承人,后者是努尔哈赤之孙、饶馀郡王阿巴泰之子,当时年富力强、军功显赫。

岁的康熙得以继位,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吗?(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)"

按顺治的想法,他可能是担心立幼影响国政而打算立长,况且“兄终弟及”的做法也算是满洲旧习,并不稀奇。

当然,清朝此时已经入关十余年,受儒家学说的影响,皇位只能传子,因此顺治的提议遭到反对也属正常。

当然,康熙得以继承地位也不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。据《清圣祖实录》中记载,玄烨6岁时,“尝偕皇二子福全、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,世祖各问其志”。

当时,常宁仅3岁,不能回答;福全答“愿为贤王”,玄烨则说长大后“愿效法皇父”,勤勉尽力,“世祖皇帝于是遂属意焉。”

这一场景,也在电视剧《康熙王朝》中得到体现。

而在康熙继位不久,某次孝庄太后曾当着众臣的面问他:身为天下之主,今后有何打算?康熙答:“臣无他欲,惟愿天下乂安,生民乐业,共享太平之福而已。”

岁的康熙得以继位,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吗?(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)"

以上两说,均见于《清圣祖实录》,前说是真是假难以定论,后说是否事前有所准备、具有表演性质,自然是见仁见智的问题。

但不管怎么说,年仅8岁的玄烨就这样登上了帝位,后来的事实证明,这是他的幸运,也是清朝之幸。

当然,康熙得以继承帝位,和出过天花确实有重大关联。

按清制,皇子、皇女出生后,概由乳母、保姆抚育,其生母亦不常见,而玄烨在两三岁时因为避痘而被寄养在紫禁城外的一座府邸(雍正继位后改称福佑寺)。

因此,他与皇父顺治及生母佟佳氏的相见机会就更少了。

大约在顺治十六年(1659年)后,已出过天花的玄烨才返回皇宫。即便如此,由于当时顺治独宠董鄂妃,对于玄烨及其生母佟佳氏并不关注,其童年受到冷落也就在所难免了。

数十年后,康熙回忆这段历史时仍不无遗憾的表示:“世祖章皇帝因朕年幼时,未经出痘,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,父母膝下,未得一日承欢,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。”

对于未能充分感受生身父母之爱的童年遗憾,时已暮年的康熙仍难以释怀。

岁的康熙得以继位,仅仅是因为出过天花吗?(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)"

清朝时期,皇子出痘是一件大事,皇宫上下均十分重视。

据《康熙起居注》记载,康熙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,“皇子出痘,自二十五日起至三月初三日止,各衙门章奏俱命送内阁。”这次出痘,应该是皇长子胤褆

此外,康熙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,“以皇太子出痘,自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日止,各部院衙门章奏俱命送内阁。”

根据以上记载,大阿哥胤褆出痘时康熙连续9天不上朝,而皇太子胤礽出痘更是连续13天不上朝,而这都是发生在军情十分紧张的平三藩时期。

两个幼稚小儿出天花,康熙竟然如此关注而停止御门听政进行全力看护,不得不说其重视程度有多高了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66218535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ixunmao.com.cn/baike/4354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