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新高考一卷语文原题

2025新高考一卷语文原题:诗歌阅读

题目描述:

阅读一首现代诗歌,然后回答问题。诗歌的题目是《登高》。

题目解析:

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,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,对远方的美好祝福和向往之情。

首先,我们需要仔细阅读诗歌,了解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。然后,我们需要理解诗歌的题目,明确要回答的问题。

接着,我们按照题目要求,分析诗歌的结构,了解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,并结合诗歌的内容,回答问题。

最后,我们总结答案,并给出自己的解析。

诗歌主题: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,对远方的美好祝福和向往之情。诗人借助“登高”这一活动,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。

表现手法:

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。诗人借助“登高”这一活动,将自身的情感和向往寄托在登高的景物之中,如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,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豪情。同时,诗人还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,如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将月亮比喻为诗人的“故乡”,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意象:

这首诗中的意象非常丰富,如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”,其中“风急天高”和“渚清沙白”是诗歌的开头和结尾,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景物的感受和体验。此外,“登高”这一活动也是诗歌的意象之一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憧憬。

修辞手法:

这首诗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和拟人。如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将月亮比喻为诗人的“故乡”,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同时,诗人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,将“风”和“鸟”拟人,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。

答案:

《登高》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66218535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ixunmao.com.cn/baike/36975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