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只上了个二本,是不是就废了?这个问题突然给我问懵了。不知道到底是从哪来的言论,不过网上似乎一直都有一股风气,觉得高考只要是一本以下,大学基本上就算是废了。因为在一些人眼中,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学历,凭什么能跟高学历的人一样成功。所以他们会疯狂打压你、贬低你,不停地告诉你,二本学历是不配过上更好的生活的。事实上,二本院校压根没有网上说得那么不堪。
1
别高看了二本,但也别低估了二本
二本虽然跟985、211有着不小的差距,但事实上,考上本科,就意味着你已经超越了80%的同龄人。2020年高考数据统计,全国平均本科录取率不超过45%。也就是说,只要你考上本科,就已经干掉了55%的同龄人。这还仅仅是跟参加高考的人相比,如果算上那些在中考这一关就被淘汰掉和高中时期被淘汰掉的,你已经超越了至少80%的同龄人。哪怕你只上一个大专,也足以超越大部分同龄人了。即使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龙头企业,招聘信息上也大多都写着本科及以上,拼多多每年还在招收专科生。
之所以你看到网上遍地都是985、211,那是因为只有这些学校的学生才愿意在网上报出自己的学校,造成了「信息茧房」,营造出了一种人均985的假象。事实上每年高考的985平均录取率只有2%左右,在很多地区,甚至1%都达不到。学历低并不代表着你未来就会低人一等,根据一份《大学生就业力报告》显示:毕业生能拿到offer排名前三的决定性因素是:“有相关实习经历”、“求职目标明确”、“社会实践经验丰富”,远超有名校背景的因素。
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两个道理:
- 学历普通绝不是决定性因素;
- 眼界和认知比学历重要得多。
学历代表的只是你的专业水平,而认知则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。
2
能吃学习的苦,就别吃生活的苦
普通二本生毕业后的去向大体分为两种:
1.考研或者考公
2.就业或者创业
无论你选择哪一种,都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。因为当你超越了80%的同龄人之后,你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剩下这20%。而你,则会是这20%里面最弱的一批。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,都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,吃比其他人更多的苦。因为这是你在高中被拉开的差距,想在大学追回来,就必须使出更大的力气。我认识一个学长,毕业一年了,成天跟我说,很多企业搞学历歧视,瞧不起二本生等等之类。但实际上,大学期间,他的生活就是上课睡觉,下课打游戏,每个假期也都是在床上一躺就开始了又丧又懒的两个月。
不止他一个人,这是大多数二本学生的现状。人家名校的学生,每个假期要么实习,要么学习,平时还参与各种项目、比赛,你整天混吃等死,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,结果到校招的时候你说这是学历歧视。这就有点玩笑了吧。考研老师刘忠宝经常说:人总得有点东西拿得出手。想要毕业之后不被歧视,学历和能力,你总得有一样吧!不管你是选择提升学历还是提高能力,都有一个逃不开的共通点——学习。因为只有不断学习,才能改变你的现状。
3
别用读书无用论,来麻痹自己
你大可以去看,所有鼓吹读书无用论的人,全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。这就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。之所以还有那么多人信,是因为自己吃不了学习的苦,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,所以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,来减少自己的负罪感。如果你一直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的话,那最终的结果,大概率也就是平庸了吧。心理学和经济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定律,叫「马太效应」。是指一种强者愈强,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。高考之后,你跟名校学生相比,除了成绩,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比你强多少。但大学四年,你们之间的差距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。抛去名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说,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
在普通二本,你想拿个奖学金,可能只要保证自己不挂科就有机会拿到,想得个证书,跟老师关系好就能搞到;
而在985名校想拿这些,无异于神仙打架,拼绩点、拼证书、拼能力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四年,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。因为在你的圈子里,可能你需要稍微努努力,就能超越大多数人。就好比「温水煮青蛙」,一开始你感觉不到竞争的残酷。可到最后,当你感觉到不对劲儿,想要跳出去的时候,却发现自己堕落得太久,早已失去了一跃而起的动力。在一个弱的群体里选择合群,只会让你越来越弱。与其最后得到这样的结果,不如一开始就选择远离合群。因为对你来说,最明智的选择,不是鹤立鸡群,而是直接离开鸡群。
4
写在最后
学历究竟重不重要?当然重要,但还没有重要到可以决定一切的地步。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本科生,甚至是专科生,那请一定要牢记下面这三条建议并付诸行动:
1.保持终生学习的习惯
2.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
3.尽可能提升自己学历
对了,还有一句话想要告诉你:用自己的能力去打脸那些曾经看不起你的人,是一件超级爽的事儿。
原创文章,作者:66218535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ixunmao.com.cn/baike/151.html